
围绕“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主题,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于10月29日至30日在陕西省延安市举办。在29日上午的主会场活动中,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带来了三样“老物件”——一卷书、一袭衣、一盏茶中金汇融配资,赴这场“文明之约”,向与会嘉宾分享“老物件”里的文明乡风“新故事”。
第一样“老物件”,是一卷承载农耕智慧的农史古籍。“这一卷浸润着泥土芬芳的农史古籍,是师生们一把土、一脚泥挖到的‘宝贝’。”李凤亮举例说,这些年该校建成了华南地区首个以农业与自然资源为主题的国家三级博物馆等,努力实现乡土风情的可视、可触、可感、可及。
文化兴,则乡村兴。放眼南粤大地中金汇融配资,“红事一杯茶,白事一碗粥”“红包叠一下还给客人”“有好事就种树”的文明风尚已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投身传承岭南文化的文明实践,推动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焕新添彩。
第二样“老物件”,是一袭染着岭南烟火的香云纱。十几年前,香云纱险些因工艺复杂而失传。2015年,华农师生扎进老染坊,在传统薯莨染色基础上加入陈皮精油,把岭南画派的山水意境融入纹样设计,把制作过程编成舞蹈搬上舞台,让古老香云纱工艺重新焕发生机……如今的香云纱,已成为抢手“潮流货”。
这是广东唤醒“美丽资源”、赋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在一项项非遗传承实践中中金汇融配资,广东不断探索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乡村的振兴之路。南粤大地腾起的“旧艺新传”生动气象,让岭南乡土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日益磅礴。
第三样“老物件”,是一盏飘着乡野蜜香的紫金蝉茶。近年来,华农组建跨学科团队,助力打造茶旅综合体,将茶山化作涵养文明新风的田间课堂和文化高地。如今,紫金蝉茶已有8.5万亩,品牌价值达35亿元。
广东素有“以茶会友、以和为贵”的淳朴民风,采茶时邻里帮衬的协作之美,茶席间长幼有序的礼仪传承,凝结着岭南乡村的文明底色。在潮州,当地深挖茶道文化精髓,凝练“茶文化六步调解法”,成为广东乡风文明传承创新的注脚。
李凤亮说,文明乡风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藏在古籍字里行间的文化基因,织在百姓衣食住行中的生活美学,融在产业创新发展中的精神动能。将持续深研农耕文化时代价值,厚植乡村文化情感认同,培育向上向善文明新风,为建设新时代文明乡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祁雷 姚瑶中金汇融配资
凯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